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构筑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四梁八柱,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必赢nn699net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把立德树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院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确保“三全育人”的长效性。全面统筹学院工作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2.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增强“三全育人”的实效性。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3.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激活“三全育人”的原动力。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
4.坚持育人工作到支部,强化责任落实,提高“三全育人”的保障力。加强党对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支部主体责任,建立总支统一领导、学院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加强督导考核,严肃追责问责,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
5.坚持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的有机融合,实施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领导小组
组 长: 张文
成 员: 必赢nn699net全体教职工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课程育人
1.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思政课建设体系;统一使用“马工程”统编教材,推广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以支部为单位建设各课程思政资源库。
2.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对近三年新进教师,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新进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每学期以支部为单位召开2次课程思政研讨会及公开课活动,并推荐一门课程思政精品课上报学院参与校级及以上的课程思政大赛。
3.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党员教师率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参与“课程思政”工作情况与所有教师的年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调整等待遇相挂钩。
(二)科研育人
1.加强师生学术诚信建设,建立教师学术诚信专项监督举报制度,以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为主题定期组织教职工研讨,同时开展主题班会。
2.完善论文指导教师立德树人责任制,形成论文指导教师同时担任就业辅导教师与实践、实训指导教师的的科研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论文指导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制定细则,对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论文、项目、课题给予师生双方资助。
4.贯彻落实“两个更好”,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师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地方艺术教育,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践育人
1.修订学院实践学分认定细则,学分认定中引入思想教育元素。
2.重点打造一门融理论讲授、参观体验、现场教学、动手实践、服务地方教育为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课。
3.以教育实践为模式,形成3-5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共抓实习实训中的育人环节。
(四)文化育人
1.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宣讲;恰逢建党100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班子成员、支部书记、辅导员上党课讲党史活动。
2.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文化育人的作用;由院艺术通识教育中心牵头每年组织2场以上,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法、舞蹈、器乐等比赛,并注意挖掘闽南特色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文化作用,鼓励各支队伍的指导老师编排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作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
3.引进当地特色民族艺术资源,如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等非遗项目,让学生在观摩、接触和学习中得到文化传承。
(五)网络育人
1.按照学校规定制定本院网络管理规定,确保学院微信群、QQ群、公众号发布的内容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营造出风清气正、弘扬主旋律的氛围。
2.建设好学院官方媒体艺术教育公众号,定期推送思政内容,把艺术教育公众号打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结合文化育人,利用网络多形式的推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与服务育人相结合,利用好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学管理平台、课堂管理平台,线上授课平台,并形成网上思政课共享资源库。
(六)心理育人
1.建立导师分配责任制,每位专业教师及班主任、辅导员各分配部分学生,点对点进行生活、学习上的各项辅导工作。
2.建立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加强对导师组成员培训,提高导师组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和能力。
2.加强预防干预,积极应用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和科学性。
3.开展宣传活动,结合网络育人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
(七)管理育人
1.结合学校“放、管、服”,完善二级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全体师生的合法权益。
2.梳理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提交岗位认知,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
3.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推动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联系学生,面对面接触学生、关爱学生,推动形成育人合力;总支负责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贯彻落实。
(八)服务育人
1.梳理学院各岗位的育人元素,提交岗位认知,明确服务育人的内容和路径。
2.以师生的需求为导向,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的师生座谈会,班子成员每学期与教师谈心谈话一次,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
3.简化学生办事流程,实施学生事务首问负责制,建立学生工作值班制度。
4.突出学工队伍和辅导员在服务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加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引领及服务学生的职能。
(九)资助育人
1.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各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合理确定认定标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发展、社会实践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办理、勤工助学活动开展以及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工作环节中,深入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
4.创新资助育人形式,积极推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
(十)组织育人
1.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落实党建工作到支部的导向,加大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各项中心任务中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2.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支持各类师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
3.充分发挥支部、大学生艺术团、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培育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